云飞资讯
云飞资讯
《廿四醴踪》· 清明丨酒斟春色满,山河共酹时
来源: | 作者:yunfeijiuye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07 | 4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当北斗星柄轻移东南乙位,细雨润透石上青苔,天地褪尽残寒披上清朗。《岁时百问》释清明: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此时山河如宣纸初展,人间正以酒为墨,书写生生相续的亘古诗行。

图片
01

桐华初绽时,寒食寄余温


清明三候启幕:“一候桐始华,二候田鼠化鴽,三候虹始见。”柳永曾以“拆桐花烂漫,乍疏雨、洗清明”写尽汴京春色,白居易在《寒食野望吟》中悲叹“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离别处”。
而今人依然遵循着古老的时序密码:扫墓祭祖,郊游踏青,将醇香白酒浇向土地,将五彩纸鸢飞越枝头——这场跨越千年的仪式,总以细雨为引,以酒香作舟
图片
02

醴酒酹新土,古今同此心


寒食青烟未散,祭扫醴酒已温。韦应物在清明扫墓时写下“终令思故郡,烟火满晴川”,杜牧的“借问酒家何处有”更是道尽行人断魂的怅惘。
古人以酒酹土,既是对“酒食通幽冥”的信仰,亦是对"慎终追远”的践行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汴京人清明“四野如市,往往就芳树之下,或园囿之间,罗列杯盘,互相劝酬”的热闹场面,与今人扫墓时携带的节令小食、鲜果与美酒,在时光中遥相呼应。
图片
03

杏帘招客饮,诗酒趁华


清明自古便是诗酒交织的节气。顾太清《临江仙》写“明朝寒食了,又是一年春”,王禹偁贬谪商州时感慨“无花无酒过清明,兴味萧然似野僧

而今人在闲暇午后赏花独酌,或亲朋在山野间分饮一瓶佳酿。酒盏中倒映的,是韦庄笔下“满街杨柳绿丝烟”的意境,亦是现代人对诗意年华的珍重。

图片
04

古窖藏春信,酒醒即新生


这个清明,携水井坊·井台赴一场古今之约。六百年的古窖池中,微生物群正与清明雨声同频吐纳——它们分解过明代的晨雾,浸润过百年的月光,将历史酿入酒脉。

清明且举杯,敬阶前新草承托的露水,敬山野间苏醒的桃李,感悟时令更迭与杯中酒体的层层绽放——昨日之终皆为今日之始,而我们正站在春天的交界处,等一壶好酒,把记忆与希冀化作永恒。

图片

图片